
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在2018年,经中心领导同意,由质量标准科牵头,组织技术骨干,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制定出了《上肢、大腿、小腿装配质量流程确认书》等制度,对假肢在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跟踪与把控,实行全流程的质量监控。在此基础上,2019年我中心对实践成果进一步总结提炼,制定了《上肢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规程》和《下肢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规程》,通过实际运用,产生良好反响。现在,我们提出团体标准《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规程》,它与我中心原来制定的团体标准《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规程》组成系列姊妹篇,形成系统性的假肢装配与康复训练相融合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。
我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,以高质量的服务和标准来要求,不断满足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在假肢装配后的康复训练中,由康复训练师、假肢师、心理医师、社会工作者、患者及患者家属共同合作完成。本课题以标准化的基本理论为指导,把假肢装配后的康复训练作为主要研究内容,根据患者具体截肢部位,进行假肢的初期适配检查和试样调整,制定训练计划,进行包括功能训练、心理疏导在内的康复训练、末期评估等环节,以检查假肢是否适配成功并进入假肢交付阶段。
通过制定并实施团体标准《假肢装配后康复训练规程》,可明确患者康复训练步骤,缩短康复训练时间,提升康复训练效果,使患者假肢装配后能发挥最佳代偿功能,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、回归工作、回归社会;同时也对假肢配置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起到引领作用。